中國自古以來最成功的法令改革,然其結果竟是『作法自斃』!之後中國的各朝變法無一成功,就連明朝的張居正實行『一條鞭法』都落下人亡政息、禍延子孫,張居正死後被年輕的新皇帝抄家、鞭屍,家人自殺、餓死、流放,家族敗落前功盡棄。可見變法的厲害,並非法令有多可惡,而是擋住了既得利益者的錢途,當然要讓這些提倡變法的人『遺臭萬年』,在戲劇裡變成大白臉奸臣了。
話說這些中國的歷史與我有何關係?一些也沒有,我一不住中國,二不在中國求富求名,三沒有任何籌碼與對岸權貴交換利益,寫這些變法實在是沒啥道理。
只是我看戲就想起小時候的國文課本有一篇《商鞅變法》,說的是為了堅定人民對變法的信任,一條木頭從東門移到西門賞百金,果真有好事者做了領百金成功,確立了商鞅變法的『信用』,這對照現在各式抽獎送房屋、汽車的詐騙,手法更簡潔俐落,只是那時的『百金』是銅,不是真的黃金。
現在要查商鞅變法的內容上網搜尋就有,不像四十年前,我問老師商鞅變法的內容,商鞅姓商?幾歲?那位老師略說幾條,再問?他說我們太小,只要背好年代人名和重點,考試會寫就行,再問?我就被指到走廊去罰站了。
當時的國中課本為何要收這種內容文章?卻又語焉不詳?只因為要灌輸小孩關於『變法』的正當性,那時候的台灣還沒有白色力量,卻有白色恐怖,警察有一處警備總部聽說很厲害,地方上實施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還橫空出現一個叫做農會的機構讓地主和農民們都敢怒不敢言。
所以舉凡變法或是改變總是幾家歡樂幾家愁,有權勢的人弄法,沒權勢的人伏法,變法還要吸取教訓,不要作法自斃,於是立法手段和伎倆層出不窮,才會造成現今的亂象,尸位素餐者鐘鳴鼎食,平頭百姓家無餘糧。
《羋月傳》這部連續劇講商鞅之法的台詞雖然不多,但每一句都是重點,例如:出入關卡、投宿都要有證明,像不像台灣的查驗身分證?其中說得最清楚的是明令軍法獎勵軍功、刑上大夫,廢分封、立郡縣、土地戶籍造冊查核,還實施什伍連坐法等等,所以才會有秦太后對禁軍訓誡的那一場大戲。
那一場演講的畫面交代非常好,不只是信心喊話,還是一場宣告,後來秦太后的言出法隨,用國法殺了七位王孫公子,與義渠君的對決等等。
此劇更直接推倒儒家的偽善,什麼刑不上大夫,做大官的犯法就不能判刑?千金之子不死於市?那要死於那裡?從慕少艾而春心動到飲食男女,人之大欲…,他鰥我寡、情投意合都說了,毗鄰榻上睡的是哪一對男女,也說出口了,真是精采。
這是一部好作品,有主題、有隱喻、有反諷,又有對照和對比,情節和人物交代清楚,伏筆下的好,事件發生的癥結和後果也都表現到位。
這部戲吃儒家豆腐的地方很多,每處細節都讓我看了哈哈大笑,儒家最喜裝模作樣,說大話維護既得利益者,大家可以想想,儒家當道的中國朝代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每況愈下,漢獻帝禪讓給曹丕,還有宋朝國力那樣強大,竟也亡國了!儒家學說專為得位不正的帝王開脫,且使用的大多是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立論改為己用,儒家剽竊他人言論自古就有,無怪乎現在的論文不知所云到處都有剪刀糨糊的痕跡。
儒家最喜當官,最喜歡考試當官,所以有刑不上大夫之說,他們利用官職圖利他人,居然可以沒有主使者,沒有賄賂,沒有動機,蓋幾個印章就送幾個億給建商,還以為不必坐牢,也不必遭懲罰,連謾罵人民是賤民的外交官被退職了,還能立馬換個身分繼續領退休金,這真是奇怪至極的現象。
台灣過去的基礎教育曾經讓當時國家的主人翁背了一大堆沒有內容的故事!督學來了就收起參考書,拿出課本當幌子,老師在自家開的補習班授課,考試題目只有補習過的學生能作答,五年級生應該最清楚我們是怎麼畢業的,半部論語治天下,說的比唱的好聽。
改天再來寫寫公主病和那些雄才大略的帝王們,台灣自古就沒有皇族,我卻無端讀了一堆帝王將相的歷史,實在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