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老虎?還是摸了老虎的屁股?
武松打老虎?還是摸了老虎的屁股?
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中日戰爭史是怎樣失真的
轉載自世界論壇馮學榮

日本帝國(TheJapanese Empire)在19至20世紀的國策,基本上集中在滿蒙(中國東北)與朝鮮半島,其主要目的有二:

首要目的為抵禦俄國南下,其次為了拓地殖民,其中首要動機含有自衛性質,次要動機則顯然不是善舉。。

但當時的世界奉行的就是叢林法則,日本帝國的拓地殖民行為,與法國、英國、俄國、德國等擴張國家的拓地殖民行為,本質上並沒有區別。

日俄戰爭後生成的關東軍

正是出於這一個國策,日本帝國於1904年對俄國開戰,將俄國從滿蒙(東北)驅逐了出去(在此之前,俄國早於1900年借口義和團破壞了中東鐵路,早將整個東北地區霸佔了四年之久)。

日本帝國打贏俄羅斯帝國、並佔領滿蒙(東北)之後,倘若當時有吞並滿蒙的野心,並不惜與美國翻臉的話,則日本完全可以將滿蒙據為己有,但是日本帝國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遵守了當時國際上的游戲規則,將東北交還大清帝國,但是依據《中俄密約》、《旅大租地條約》以及《樸茨茅斯和約》等條約。

日本從俄國手中『繼承』了旅順、大連、南滿鐵路以及部分林木、礦產,並立即向東北移民和駐兵,這支駐守南滿鐵路兩側的部隊,後來叫做『關東軍』。

雞同鴨講的中日關係

從日俄戰爭直至國民革命(國民黨接受蘇聯援助,發動內戰,推翻北洋政府,並驅逐英日帝國主義的事業,稱為國民革命)這二十年間,日本帝國的對外國策和重心,都在經營滿蒙,當時的日本帝國盡管是一個擴張國家,但是它並沒有一個『滅亡中國』的國策。

1912年大清帝國爆發辛亥革命,神州戰亂,顯然是日本吞併東北的大好時機,當時的日本不但有浪人向日本政府提議,而且當時作為大清軍將領的張作霖,也向日本政府提議出兵侵佔東北,但是日本帝國當時通通予以婉拒,正是因為當時日本的國策,並不以侵佔領土為志。

編按:1912年的是日本大正元年,世人認識的明治天皇薨了,由嘉仁繼位。當時的日本帝國仍然是世族官僚和軍人把持。

問題是︰日本帝國從東北打跑了俄國人的時間是1905年,而中華民國從大清帝國繼承東北的時間則是在1912年,所以當時的日本精英認為︰由於存在這樣的歷史,中華民國應當承認日本臣民在東北的殖民特權,日本精英也認為︰東北地區和長城關內十八省漢地,必須區別對待。

但中華民國的精英則認為︰盡管並非『自古以來』,但東北三省既然是從大清帝國繼承而來的國土,則該地區也是中華民國的神聖領土,不容任何人侵犯它的主權與行政的完整——國民革命之後二十年的中日交惡和戰爭,根源就在於這一點的『雞同鴨講』之上。

打倒帝國主義救中國

1923年,陷入絕境的國民黨,決意與蘇聯合作,接受蘇聯的經濟援助以及政治指導,於是從1924年廣州『國民黨一大』之後,國民黨在蘇聯顧問的指導下,旗幟鮮明地打出了『打倒帝國主義』的旗號!並宣揚收復大連、旅順、南滿鐵路等一系列的日本特權,將日本勢力從中國驅逐出去 ——國民黨精英將這個事業理解為『救國』,而在蘇聯的算盤中,這只是蘇聯赤化亞洲這盤大棋的第一步而已。

國民黨的鐵腕『革命外交』,觸動了日本帝國在東亞大陸的根本利益,假如日本勢力從東北退出,那麼不僅日本帝國的國民經濟要退步,而且,日本將無力阻擋蘇聯在亞洲的革命輸出事業,如果聽之任之,最終日本也難逃被蘇聯赤化的危險——正因為如此,日本帝國對於1927年遷都南京的國民政府,採取了寸步不讓的方針。

國民黨的排日國策,於今天回首一看,無疑是一場豪賭,它賭的是在大革命時期被喚醒的中國民氣、以及九國公約等國際體系,能夠對日本政府構成威懾和牽制,並迫使日本讓步、從而讓日本從東北和平撤走,這是勝局;

而敗局則是,日本的軍事反擊,國民政府的外交官們並不是不懂得敗局的危險,而是因為國民政府的外交精英們,多半是從北洋政府留任的人物,他們為了表明自己的『政治正確』,做出了比國民黨人更為激進的『救國』姿勢——但是作為中華民國全國來看,這盤大賭局顯然底氣不足——因為中華民國需要至少20-30年的時間來重整軍備,才能有底氣對日本帝國叫板——國民政府在這一點上,顯然未能做到審慎和穩重,這正是國民黨精英的誤國之處。

滿洲國的誕生

蘇聯在遠東棋盤布局短短八年之後,遠東局勢果然如蘇聯所預期——國民政府的排日外交,盡管使日本政府一籌莫展,但是卻激怒了日本軍方,導致日本軍方決定拋開日本政府單幹——於是,『九一八事變』爆發!中國東北三省全線淪陷,日本軍閥在東北扶植了一個新的國家——『滿洲國』。

國民政府顯然無法承認『滿洲國』,因為承認『滿洲國』,不但意味著國民黨執政合法性的喪失,而且更意味著國內各路軍政勢力的離心離德和內戰風險,屆時中華民國內部將會分崩離析、戰亂頻仍,情況遠比承認『滿洲國』更糟。

但是不承認『滿洲國』,日本軍閥則認為,中華民國遲早要收復東北,所以日本軍閥就要求『華北自治』,也就是要求在中華民國和『滿洲國』之間,拉出一段距離——又後來的『盧溝橋事變』,就是在這個背景之下爆發的!

膺懲暴支死傷三千五百萬中國人

『盧溝橋事變』的爆發,使蔣介石認為日本要吞並華北,因此中日大戰無法避免!既然中日大戰無法避免,那麼中華民國應該在上海開闢新的戰場、力圖使西方列強卷進來當『和事佬』,以牽制日本——出於這種策略,國民黨在上海點燃了戰火,打響了淞滬戰役,而在日本軍閥的眼中,上海戰火的點燃,是繼『盧溝橋事變』之後的又一次『侮日』行為,所以日本舉國出動『膺懲暴支』,結果南京淪陷,中國被打得稀巴爛,三千五百萬傷亡,堪稱浩劫,空前絕後。

國民黨在滅亡之前,遇到了回光返照的好運氣,那就是美國捲入中日戰爭,正是因為美國的捲入,中華民國才得以僥倖贏得戰爭,但是戰爭剛剛打贏,日本人在20 年前所說的話,立馬就靈驗了——日本勢力從東北退出之後,整個東亞根本就無法阻擋蘇聯的革命輸出,結果,亞洲開始了它長達四十多年的赤化歷史。

赤色大地

而在亞洲赤化的過程中,美國也終於醒悟了過來,它也發現︰如果對蘇聯的革命輸出置之不理,那麼世界各國的多米諾骨牌將逐一倒下,正是出於這種恐懼,美國出兵台灣,出兵朝鮮半島,出兵越南……,歷史上演了十分戲劇性的一幕︰美國在戰後的亞洲,扮演了日本在戰前的亞洲所扮演的角色。

要怎樣寫史?國民黨的精英以及它的御用文人在戰後,絞盡了腦汁,因為國民黨自己就是受了蘇聯的慫恿、走向革命外交、並將戰禍帶進了自己所熱愛國家、並導致了同胞生命的隕滅,因此,如果下筆直書,那麼毫無疑問,自己的禍國角色將被坐實,而自己的執政合法性,也根本無以成立,怎樣向死傷的同胞交代?怎樣向子孫後代交代?

國民黨的精英以及它的御用文人想出了絕妙的一招︰將『日本滅亡中國蓄謀已久』十個大字,寫進了史書裡,他們告訴台灣的孩子們︰我國民黨當年『革命外交』手段雖然激進,但是日本滅亡中國蓄謀已久,無論我激進不激進,無論我怎樣做,日本都是要滅亡我們,所以,孩子們,我們國民黨是沒有責任的,一切都是日本鬼子的錯。

打一個比方,武松到村外的山上摸了老虎的屁股,老虎被激怒之後,闖進村裡,咬死了大量的村民,武松振臂一呼,帶領村民將老虎打死,然後,武松就成了『打虎英雄』、豐碑立廟,受後世稱頌,但是村民們偏偏忘記了——當天,是誰將老虎引到村子裡來的。

自古寫史的,並不是『人民』,而是勝利者。

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01 月 0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