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花了幾天聽看完了這次2015年的國際「蕭邦國際鋼琴比賽」,心裡只有ㄧ個感覺,這是一場「鋼琴炫技表演奧運會」,一直一來,我還是無法接受這樣做作的音樂表演,看了也不歡喜。

音樂界安排一場盛會,讓年輕人上台演奏鋼琴曲是為了互相砥礪,這是好事,但是脫離了音樂的本質,成了體力、記憶力和肢體表演的競賽,這就失去了音樂,而音樂恰恰是人的心,真心不能表演,真心不能競賽。

若要這樣比賽精準完美表演無瑕的音樂,就用電腦直接處理吧!看看有誰能贏過「電腦」?

阿圖爾‧魯賓斯坦的演奏會,彈錯音ㄧ堆,卻無損其音樂的美和大師的風範及地位,他是二十世紀最傑出的鋼琴家之一。

我覺得「蕭邦大賽」出來的成名鋼琴家,除了義大利的波里尼以外,沒有ㄧ個是「大師」,他們都是擅長表演的「音樂事業家」或是鋼琴教育家,是專門教人參加比賽的鋼琴老師。

波里尼在1960年獲得蕭邦國際鋼琴比賽第一名的時候,魯賓斯坦就是當時的評審之一,魯賓斯坦的評語說的很好,他曾說,各位評審們,現場的我們有沒有一位的彈奏技巧贏得過他。

按:演奏技巧與記憶力的冠軍,但是音樂性呢?年輕的波里尼聽懂了,隱身二十年繼續他的音樂之路,這才造就出後來的大師之名,大師不是自己封的、更不是吹捧而出的,那是一種公開的、大眾認知的位置。

現代的鋼琴演奏是一種辛苦的差事,需要體力、技巧和過人的記憶力,自從背譜演出盛行之後,鋼琴家都在比賽記憶力,可是偏偏音樂就是演出者的心意表現,是再度詮釋作曲者的心意,所以彈奏的人內心素質有多高貴、彈奏出來的音樂就有多高雅,那與賽跑者不同,不是比賽快速和體力。

我不喜歡這次獲得第一名的南韓選手,因為他在彈最後決賽的協奏曲時,跟阿姬麗希的手法ㄧ樣,他在第一章的第一主題的第一個低音E音、第二句的升F音,都用右手跨過左手去彈,表演製造誇張造作的身體語言。

另外他在第一章尾聲結束的ㄧ串六度快速上行的音群中,蕭邦原譜中有記下是左右手同時使用,但是這位南韓選手,只用右手來彈這ㄧ串六度上行的快速音群,這樣也是比較容易演奏,這樣是不忠實於蕭邦原譜,並且有偷吃步的嫌疑。

蕭邦是個鋼琴家,他的記譜很仔細,連指法都會寫上,這兩個音都沒寫上main droid(m.d)的記號,用左手彈這兩個音就可以,速度又不是很快,是南韓選手他為了營造身體的肢體運動,誇張的用右手跨過左手去彈低音,於音樂性無益,感覺上就是做作。

只有獲得第三名的那一位女性選手,她就忠於原譜,她沒有用右手去彈那個低音E與升F音符,尾聲的快速六度上行音,也是左右手交替彈奏,忠實呈現蕭邦原著。

南韓的選手,除了技巧及心理素質穩定外,聽看不出有何第一名的音樂特質。

進入蕭邦大賽的決賽選手大部分都愛選這一首協奏曲,但是我都聽不到蕭邦的情意,第二主題的呈現部,是蕭邦對愛情的憧憬與嘆息,到了再現部之時,愛情的情懷成了傷心、不捨與哭泣,這些情意轉折都沒有ㄧ個選手彈出來,協奏曲到了尾聲,轉成了矛盾與衝突的悲憤,他們全都是彈成趕場奔跑…..!

二十世紀以來的鋼琴大師如霍洛維茲、魯賓斯坦和李赫特等大師們,到現在的郎朗、王羽佳,他們都不是比賽出來的鋼琴家,音樂不能比賽,人心都是平等的,美好的心就是音樂,不管是古典、流行;爵士、歌仔戲還是京劇…..,用爭勝的心來表演虛假和做作彈奏,是音樂嗎?

音樂大賽該停辦了!比賽毫無義意,只會讓人誤解了音樂的本質。

編按:台灣今年有兩位年輕的女性參加這次蕭邦國際音樂大賽,都沒有能進入決賽。學習音樂是練習定力,用美好的音樂美化人心,分享家人親友,而不是穿著半裸的禮服上台演出年輕的肢體。

曾經有西方樂評就說過,為何東方女人彈鋼琴的表情活像在性高潮?我看了也失笑,形容的很貼切,反看男人的表演,則像吃食物噎著了的樣子,只見他皺眉抬頭吞嚥不成,還要強調舒眉、痛苦的閉眼,以至於垂頭搖晃,兩手不時懸而未決的要敲不敲琴鍵,遲疑著、狐疑著。

鏡頭美麗很重要,過於強調肢體的音樂表演是捨本逐末,徒讓人反感,年輕已經是很大的本錢了,若是音樂老師只會教學生在鋼琴前搖頭晃腦敲鍵盤,而不研究樂譜和作曲家的心意,那麼年輕人不去參加這種大賽也罷。

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01 月 0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