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不敢面對的黃豆真相】文:蔡佳珊
詳細精彩圖文請上網查找經典雜誌電子檔
【前言】基改選豆每公斤二十一元,非基改食用豆每公斤三十元,大多數廠商為了成本考量,還是選擇購買基改選豆,許多台灣的商人就是直接拿基改的黃豆去做豆腐、豆乾、豆漿….根據調查顯示,台灣人直接食用的二十幾萬公噸黃豆裡面,食品級黃豆只占十分之一(兩萬多公噸),而且目前在全世界,也只有台灣人在大量食用基因改造的黃豆,實在非常可悲,政府為什麼都不管呢?!
【本文】明朝姚可成在《食物本草》一書中說:「凡人初到地方,水土不服,先食豆腐,則漸漸調妥。」這充分說明了豆腐的在地性,與它的「安胃」效果,不過這句話,現在已經完全不能適用於來到台灣的旅人,豆腐是黃豆的結晶,而台灣的黃豆幾乎全數靠進口,千里迢迢搭著貨船從美國、巴西運來,是道地的「舶來品」。
為了探究黃豆的來處,我們來到台中港碼頭,爬上一艘裝載著六萬公噸黃豆的貨輪,從高處俯視巨大的船艙,滿艙散裝黃豆猶如漠漠黃沙,透過幾條長長的輸送管線,直接抽吸到岸上的榖倉。「這些黃豆從產地來到台灣,大約要兩個月。」中聯油脂行銷業務處副處長阮怡仁,詳細解說黃豆的漫長旅程:在主產地美國中西部收成之後,以卡車運到密西西比河沿岸港口,再用駁船拖到墨西哥灣,集貨到眼前的巨大輪船上;之後再歷經三十多天的航行,通過巴拿馬運河、穿越整個太平洋,最後才抵達台灣。負責卸貨的東森國際裝卸管理員林正偉表示,榖物船的「水密」一定要好,亦即艙蓋的密合度,否則海上風浪大,水分若滲入船艙,將導致榖物受潮霉壞。靠近輪機設備的船艙,底層也可能會因為機械過熱而產生焦豆,必須格外注意。
位在碼頭旁的中聯油脂公司,是國內第二大黃豆提油廠,股東為泰山、福壽、福懋等食品企業,進口量約占全國四成。
原來,黃豆最主要的用途是萃取沙拉油,剩餘豆粕則烘焙乾燥做成牲畜飼料。是故沙拉油廠商同時也都是飼料廠商。根據業界估計,台灣每年進口黃豆兩百多萬公噸,九成都供榨油與飼料使用,國人食品的用量僅占一成。這一成來自哪裡?十之八九,就源自這美國來的散裝貨船(巴西豆不適用作食品)。船上的「總豆」入倉後,經篩選去除雜質、選出較完整較大顆粒的,以塑膠麻布袋包裝,成為「選豆」。一包包選豆再販賣給製作豆製品的加工廠商,出現在豆漿店或豆腐間的廚房裡。
選豆表面上看似沒什麼問題,雖然品種混雜,又算不上新鮮,且絕大多數為「基因改造」,我們不也吃了十幾年了。但令人驚愕的是,在採訪過程中,有多位豆腐業者均表示,全世界可能只有台灣人,如此大量、直接地食用這種基因改造的豆子。非食品級黃豆做成的食品
「除了少數講究養生的人,美國人根本不吃黃豆。」豆之味負責人黃學緯直言,美國種黃豆,就是為了榨油和飼料,其生產流程的思考邏輯,跟給人吃的就不一樣。根據美國黃豆出口協會食品項目經理林裕祥的觀察,在美國豆漿並不普遍,比牛奶貴兩、三倍,且養生人士吃的大都是有機豆漿。
那麼和我們一樣酷嗜黃豆的日本呢?二○一○年,美國堪薩斯大學農經系學者山浦光一的研討會報告中言明:「日本是基改黃豆的第三大進口國,但人類直接食用的豆腐、味噌與納豆等食品,只使用非基改黃豆,而基改黃豆僅供油脂與飼料用途。」美國黃豆出口協會也證實,日本每年進口一百萬公噸的「食品級」黃豆。而對岸的中國,本來就是黃豆的原鄉,近年雖然栽種面積大減、且大量進口美國基改豆,然而也只供作榨油和飼料,人民食用的,仍是以國產的非基改黃豆為主。故知目前全世界,只有台灣人大量食用基因改造的黃豆。
「我們是到一九九八年左右,才知道有一種東西叫作『食品級黃豆』。」主婦聯盟理事主席黃淑德,談起當初合作社為了製作出一塊安心豆腐所付出的心力。他們當時才發現,原來台灣人長期食用的,其實是國外視為飼料等級的黃豆,便致力延請豆腐廠商與美國農民契作,提供食品級的貨源。
食品級黃豆起源於一九七○年代左右,是日本人請美國研究機構選育出適用於製作豆類食品的品種。此種黃豆皆以多層防潮牛皮紙袋包裝,用貨櫃運輸,每包都是單一品種,且皆為非基改黃豆。
「既然有food grade(食品級),就有non-food grade(非食品級)。」黃淑德說,事實上,進口的總豆,在業界確實常稱之為「飼料豆」。
中聯油脂也進口袋裝的食品級黃豆,不過銷量非常少。以廠交價來說,選豆每公斤二十一元,非基改豆每公斤三十元,大多數廠商為了成本考量,還是選擇購買基改選豆。
阮怡仁估計,台灣人直接食用的二十幾萬公噸黃豆裡面,食品級黃豆只有兩萬多公噸,大多製作成有包裝的豆漿、豆腐,並特別標明「非基改」或「有機」字樣。換言之,沒有標示這些字樣的產品,譬如傳統市場的豆腐、豆乾和一般早餐店的豆漿,大多由選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