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文章來源:轉載自萬維新聞網

中國北斗三號全球定位系統已正式啟動建設,計劃今年底將發射四顆全球組網衛星。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新中國正在實施的自主發展、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有獨特的短報文通信功能。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副總設計師冉承其表示:「我們正在建設的北斗三號系統,它除了全球覆蓋以外,在性能上、系統的可靠性上,還會有大的提高。從定位精度來講,會在現有系統性能提高一到兩倍。」

新中國為什麼要耗時耗力地發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其間是怎麼與歐美日進行博弈的?新中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究竟發展得怎樣?請看下文。

國際上有一個高大上的俱樂部,它只有四個會員,卻吸引了各國首腦的關注和眾多頂級科學家工程師的研究,這個俱樂部就是GNSS(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四個會員分別是:美國GPS歐洲伽利略GALILEO俄羅斯格洛納斯GLONASS中國北斗COMPASS

中國北斗是個新會員,同時也是發展勢頭最勐的會員,北斗是怎麼一回事?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

1.從GPS說起

1957年10月4日,蘇聯發射了全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開創了人類的空間世紀。

美國對此密切關注,有一位名叫比爾.蓋伊和數學家和一位叫喬治.威芬巴赫的物理學家,他們在霍普斯金的應用物理實驗室裡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這顆衛星的頻率出現了偏移,經研究發現是相對運動引起的多普勒頻移效應。

這兩位科學家對此進行了實驗研究,發現如果在地面上架設多部接收機,就可以根據接收到的信號的不同頻差推算出這個衛星的具體位置,他們很高興地把這個研究成果告訴了實驗室主任弗蘭克.麥克盧爾,說他們已經實現了對蘇聯衛星的多普勒定位跟踪。

GPS接收器

弗蘭克主任當時在做海軍的一項研究,研究內容是五角大樓如何知道茫茫大海中軍艦的具體位置,聽到兩位科學家的匯報後他眼前一亮,既然你們能夠發現衛星在哪裡,如果把問題反過來,衛星就能發現你們在哪裡,海軍軍艦定位的問題有思路了!

GPS系統就按這種思路啟動了 !方案中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衛星該採用低、中、高哪種軌道?

如果採用低軌道的話,發射成本比較低,精度比較高,但若覆蓋全球的話則需要200顆衛星,這樣浩大工程實在是負擔不起。

如果採用高軌道,理論上三顆衛星就能覆蓋全球,但除了高軌道衛星的發射難度大之外,更主要的是定位精度會很低,原因有兩個:一是軌道太高會導致測量誤差大,二是靜止軌道與地面物體的相對速度很小,不利於使用多普勒頻移的解算方法。

中軌道是比較折衷的方案,覆蓋全球只需要24-36顆衛星,由於軌道是運動的,即使地面的物體不動,但相對衛星的速度也很大,這就可以充分利用多普勒頻移方法了。

基於以上綜合考慮,美國選擇了24顆衛星的中軌道星座,1978年發射了第一顆,全系統在1995年投入運行,現有衛星30顆,分為軍用和民用兩種定位模式,其中民用方式向全球開放。

2.美國是不是活雷鋒

GPS對人們生活品質的提升相當大,例如汽車和手機導航就非常重要,人們告別了在紙製地圖上找路的歷史。

GPS對於探險航海就更重要了,關鍵時刻可以救命。這麼好的東西,美國又投入了巨資,居然向全世界免費,難道美國政府是活雷鋒?

其實即使GPS不免費那也收不上來錢,為何這樣說呢?因為GPS是單向通信體制,這跟廣播電視塔類似。

廣播電視塔大家都知道,它只管發射信號,到底有1個收音機聽還是1萬個收音機聽,廣播電視塔是不知道的,GPS系統也是如此,30顆衛星只管不停地向地面發信號,具體是誰在接收並使用這些信號,它是根本不知情的,既然不知情,那還怎樣收錢?

通過售賣高價解碼芯片來收錢行不行?答案是不行,因為GPS採用的是只發不收的單向通信機制,這對加密傳輸來說是先天的障礙,即使搞了加密,沒幾天就會被破解了,尤其是民碼還要求簡單易用,接收設備要求成本低廉,這對加密來說就更加困難了。

如果GPS免費,則一定會在全球形成巨大的市場,依托這套系統會產生新的國際性產業,同時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國家軟實力,所以說GPS免費是符合美國國家利益的。

GPS 免費對全世界的民生來說是個福利,但在軍事方面卻是個挑戰,美國敵對國家的軍機戰艦上當然也可以安裝,美國人也禁止不了,這對美國是不是一個威脅呢?

其實GPS開放的只是民碼,精度比美國軍方使用的軍碼差了十倍,先天就挫了一大截。

更重要的是,萬一跟美國打起了仗,人家把GPS民碼給你一停,你已經很依賴GPS了,甚至連指南針都丟了,這可就抓瞎了。

如果美國不給你停GPS,而是發個欺騙碼,瞄準美國的導彈就可能飛到自己的陣地上,這更加可怕。

所以說,他國的軍備絕不能使用美國的GPS,一旦形成依賴就會像吸毒者一樣無法自拔,必須要發展本國的定位導航系統。

當然,發展本國的定位導航系統也只是少數大國的權利,因為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實在是太浩大,綜合國力微弱的小國家造不起,還是老老實實地繼續用GPS吧,這倒也省心。

3.北斗一代的由來

中國在定位導航衛星這事上可不能圖省心,實際上從上個世紀70年代就已經開始鬧心了,七五規劃中提出了「新四星」計劃,隨後提出過單星、雙星、三星、三到五顆星的區域性系統方案,以及多星的全球系統設想。研究、論證、再研究、再論證……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1980年代初期,以「兩彈一星」元勳陳芳允院士為首的專家團體提出了雙星定位方案,這是當時公認的最優方案,但因經濟條件等種種原因又擱置了十年。

1991年是個重大轉折點,海灣戰爭中,美國的GPS在作戰中的應用非常成功,決策層深刻意識到以後打仗沒這東西是真的不行,被擱置十年的雙星定位方案於是馬上啟動。

為何不像美國那樣搞30顆衛星的系統呢?當時的國情是又沒經驗又沒錢,剛起步可得悠著點,從小打小鬧開始吧,上來就玩大的容易搞砸鍋。

此時一定會有網友問,在空間中三個坐標才能定位,兩顆衛星不夠用啊?

這是個好問題,雙星定位方案中有個高度儀,用戶需要自測高程,並將結果作為第三個坐標,這就好比是在地球中心裝了一個虛擬的衛星,這就實現了三星定位。

那為什麼不干脆發射三顆衛星呢?原因很簡單,高度儀很便宜,這個方案更省錢。

只有兩顆星,當然不能像美國GPS那樣搞中軌道的,軌道低了覆蓋面就小,兩顆中軌道衛星多數時間會在中國上空以外的地方飛行,那中國還怎麼用呢?

因此只能搞高軌道的,而且還得是靜止的,這樣才能妥妥地停在中國大陸的上空。

靜止高軌道是雙星定位的必須選擇,從技術上講這毫無疑問是正確的,但卻埋下了性能不強的隱患,這就是要談的下一個問題,北斗一代被詬病。

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2 月 09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