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最近重拾「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一書研讀,覺得此書真是離譜到家,居然成為台灣太極拳修學的圭臬寶典,真可慨嘆!

此書的練拳練功次第不明,東拉西扯,觀念原則不清楚,口訣不全,疏漏甚多,用儒家文字觀點解釋實際修練的道家技藝,竄改祖師的拳架套路。

道家修學,本不立文字,只傳經典口訣,口授心傳,甚至需要師承灌頂,豈是幾篇文章即可窺其堂奧?

書中自述:「太極拳全套,計百二十餘動,其中以複式為多,反複不已,頗耗心神,無裨於體用,⋯⋯⋯,」這是什麼說法?

反複不已,怎會無裨於體用?  鄭氏怎可狂妄至否定其師楊澄甫所著之「體用全書」中的百二十餘動?

練太極拳還會耗心神?技藝練習,不返複不已,如何熟巧?

鄭氏的師父楊澄甫所傳的百二十餘動,所謂一零八長拳,就是古傳的道功「三世七」,各自獨立,可單練,可獨立站樁定式,可流貫連續反複,可長可短,隨心自在。

讀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ㄧ書中,有鄭氏之體用歌ㄧ文,查古傳歌訣中,並無此文,應該是出自鄭曼青之手。

此文在台灣廣泛流傳、背誦奉為圭臬,只可惜,一開頭即有誤⋯⋯。

其書原文為:「太極拳,十三式⋯⋯」,太極拳不是十三式,而是十三勢,此「勢」與彼「式」,天差地遠⋯⋯。

我以為是印刷編輯排版的錯誤,但經我差找我民國75年購得的早期版本,「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吳敬恆提字,那個最早的版本,也是「十三式」,不是「勢」。

此嚴重錯誤,流傳於後世,難怪太極拳現在都體操化,只重視外形,套路,形「式」,而不重視「意念」,「心法」。

鄭曼青為文著書立說,隨便輕慢,後世門牆之風,可見ㄧ般。

文人介入武術,儒家冒充道家,真是不可取。

十三勢行功心解:

以心行氣,務令沈著,乃能收斂入骨。以氣運身,務令順遂,乃能便利從心。精神能提得起,則無遲重之虞,所謂頂頭懸也。

意氣須換得靈,乃有圓活之趣,所謂變動虛實也。

發勁須沉著鬆淨,專主一方。立身須中正安舒,支撐八面。行氣如九曲珠,無往不利(氣遍身軀之謂)。

運動如百煉鋼,何堅不摧。形如搏兔之鵠。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岳,動若江河。 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曲中求直,蓄而後發。力有脊發,步遂身換。收即是放,斷而復連。往復須有摺疊,進退須有轉換。極柔軟,始能極堅硬。能呼吸,然後能靈活。氣以直養而無害,勁以曲蓄而有餘。心為令,氣為旗,腰為纛,先求展開,後求緊湊,乃可臻於縝密矣。

又曰:先在心,後在身。腹鬆,氣斂入骨。神舒體靜,刻刻在心。

切記,ㄧ動無有不動,ㄧ靜無有不靜。牽動往來氣貼背,斂入脊骨,內固精神,外示安逸。邁步如貓行,運動如抽絲,全神意在精神,不在氣,在氣則滯。有氣者無力,無氣者純剛,氣若車輪,腰如車軸。似鬆非鬆,將展未展,勁斷意不斷,藕斷絲亦連。

三十七法式:

1.無極勢     2.攬雀尾        3.單邊    4.提手勢

5.白鶴展翅    6.摟膝拗步    7.琵琶勢     8.搬攔捶

9.如封似閉    10.十字手      11.抱虎歸山        12.肘底捶

13.倒捻猴      14.望月勢      15.斜飛勢     16.扇通臂

17.撇身捶      18.雲手          19.高探馬      20.分腳

21.蹬腳           22.栽捶          23.翻身白蛇吐信        23.回身蹬腳

24.伏虎勢      25.雙風貫耳        26.野馬分鬃        27.玉女穿梭

28.蛇身下勢        29.金雞獨立        30.海底針      31.翻身二起腳

32.指襠捶      33.七星勢      34.跨虎勢       35.擺蓮腿

36.射虎勢      37.合太極

一個不少,原則三十六天罡數,加無極一式,成三世七。唐代以來,雖名稱各異,即是如此。

反複與否,可長可短、可多可少,隨心所欲,古代師者,為教徒眾,視人而教,每人身心靈命皆不盡相同,豈可一套,放之四海皆準。

人非工業產品,工廠生產,理求一貫;人命非物,居然有所謂標準到位套路,妄定尺寸高低大小,以為圭臬⋯⋯。

豈有此理!?

鄭氏刪減的套路,基本上已經不足三十七式,何為「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

太極拳,不學捶法與點穴,不懂分筋錯骨法與全身十二經絡,奇經八脈,不能練到全身氣通,只學套路拳架者,非太極拳也。

台灣鄭子太極拳,所傳著的書中,缺漏太多,口訣不全。

我把四十年前所抄得的道家口訣與釋訣的文字整理出一些,發現現在外面所傳的太極拳的拳經,王宗岳拳論都是釋訣的論述而已。

真正的口訣幾乎失傳,只剩釋訣論述而已。

如:「接勁」的口訣與釋訣,從來沒有人在傳。

想要公佈出來,我整理打字,打了半天,太多怪字,打不出來,放棄了。

《楊氏太極拳手抄本》由楊氏後人獻出公開,我發現其中有些口訣,與早年道士教我抄寫的口訣雷同。如:「滋養有多少,ㄧ氣哈而遠,開門見中天⋯⋯金剛羅漢練⋯」。

鄭子所傳的「十三勢行功心解」文字與古本的出入很多,如:古本中沒有「彼不動,己不動⋯」,古本是:「先在心,後在身⋯」。

太累了,搞文字不如打拳⋯。

什麼是太極拳的「三尖相照」?

現在傳授的太極拳,在盤架時有所謂的「三尖相照」原則。

現在的傳法是:鼻尖,膝尖,腳尖要連成一線。我不認為這是對的,因為違反自然,違反「左顧,右盼」的原則。

這種傳法與我早年所得的古傳口訣有很大的不同。

王宗岳古傳的口訣是這樣說的:

三尖相照

「三尖相照,上照鼻尖,中照手尖,下照足尖,能顧元氣,不跑不滯,妙令其熟,勞勞心記。以手望槍,不動如山⋯⋯」

王宗岳所精的武藝是槍法,現在北傳的太極拳是從太極槍法中演化出來的。

不要太迷信現在的「權威」、「宗師」,還是老實的遵從古代祖師的傳授比較好。

我是這樣認為的,信不信由人,請裁了。

現在人學三分就寫書立論當宗師,太極拳老師滿街跑的狀況,隨緣了。

太極拳真訣:

太極拳是一種方位拳,輕靈大鬆大柔的戰技。八門五步即十三勢===水,如長江大河,淘淘不絕(抽刀斷水水更流)⋯⋯。

太極拳的打法,不是一般所謂的「推手」,不是ㄧ直在繞圓形的運動。太極拳的打法,有點像古代的輕靈槍法,不斷的在沾黏連隨,不丟不頂的在搶佔有利的方位⋯⋯。

古代的「太極推手」,是直來直往的「槍形推手」,像槍在對練,不是現在的那種繞圓橫力的「太極推手」。

肘–金        指–木       拳–土

掌–火       身–水

重點

口訣:

「拿住丹田練內功。哼哈二氣妙無窮。靜分靜合屈伸就。緩應急隨理貫通。」

釋訣如下:

拿住丹田之氣,鍊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氣。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無過不及,隨屈就伸。人剛我柔謂之走,人背我順謂之黏。動急則急應,動緩則緩應。雖變化萬端,而理與性惟一貫。由著熟而漸至懂勁,由懂勁而階級初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貫通焉。

口訣:

「忽隱忽現進則長。ㄧ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兩撥千運化良。」

釋訣如下:

不偏不欹,忽隱忽現。左實則左虛,右重則右輕。仰之則彌高,俯之則彌深。進之則愈長,退之則愈促。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雄豪所向無敵,蓋皆由階而及也。

斯技旁門甚多,雖勢有區別,概不外乎強欺弱,慢讓快耳。有力打無力,手慢讓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關學力而有也。

察四兩撥千斤之句,顯非力勝,觀耄耋能禦眾之形,快何能為。立如秤準,活似車輪。偏沉則隨,雙重則滯。

每見數年純功,不能運化,率自為人所制者,雙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須知陰陽。黏即是走,走即是黏。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懂勁後,愈練愈精,默識揣摩,漸至從心所欲。本是捨己從人,多誤捨近求遠,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學者不可不詳辨焉。

此論句句切要,並無一字陪襯,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先賢不肯忘(妄)傳,非獨擇人,亦恐枉費工夫耳。

口訣:

「朋履擠按四方正。採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兌乃八卦。進退顧盼定五行。」

釋訣如下:

長拳者,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也。

朋、履、擠、按、採、列、肘、靠,此八卦也。進步、退步、左顧、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朋、履、擠、按,即乾、坤、坎、離、四正方也。採、列、肘、靠,即巽、震、兌、艮、四斜角也。進退顧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則為十三勢也。

此係武當山張三丰祖師遺論。欲天下豪傑延年益壽,不徒作技藝之末也。

且太極拳的打法,不是一般所謂的「推手」,不是ㄧ直在繞圓形的運動。太極拳的打法,有點像古代的輕靈槍法,不斷的在沾黏連隨,不丟不頂的在搶佔有利的方位⋯⋯。

祖師有云:不傳知禮無恩之人。有緣人看到,勿謗。

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2 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