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讀「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的心得感想之一:

讀「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ㄧ書中,有「體用歌」ㄧ文,查古傳歌訣中,並無此文,應該是出自鄭曼青之手。

此文寫的挺好,在台灣也廣泛流傳,背誦,奉為圭臬,只可惜,一開頭即有誤⋯⋯。

原文:「太極拳,十三式⋯⋯」,太極拳不是十三式,而是十三勢,此「勢」與彼「式」,天差地遠⋯⋯。

應該是「勢」,十三勢,如水勢,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我以為是印刷編輯排版的錯誤,但經我查找我民國75年購得的早期版本,「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吳敬恆提字,那個最早的版本,也是「十三式」,不是「勢」。

後來發現鄭氏的太極拳黑皮書中,很多地方都把「勢」改寫成「式」,難怪鄭子太極拳的傳法中特別講究外形,而不是強調意念與心法。

太極拳屬於武術內家功夫的最高修為,幾乎都在講「意」而不在「式」,不在外形。

長江大河的「水勢」,有一定的外形「式」嗎?

鄭氏或許沒有得到楊氏家內的道家武術心法真訣,所以鄭氏後來又另投其他的道家師父,學習道家心法,只是道家心法中,大都是修練,養生,吐吶,導引,練丹之術與武術心法有所不同。

道家文明,包羅萬象,生命,生活,醫學,武術,法術,天文,地理,數術,軍事,陣法⋯。

現在的太極拳,都舞蹈化,體操化,只重視外形,套路,形「式」,而不重視「意念」,「心法」。

讀「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的心得感想之二:

最近重拾「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一書研讀,覺得此書真是離譜到家,居然成為台灣太極拳修學的圭臬寶典,真可慨嘆!

此書的練拳練功次第不明,東拉西扯,觀念原則不清楚,口訣不全,疏漏甚多,用儒家文字觀點解釋實際修練的道家技藝,竄改祖師的拳架套路。

道家修學,本不立文字,只傳經典口訣,口授心傳,甚至需要師承灌頂,豈是幾篇文章即可窺其堂奧?

書中自述:「太極拳全套,計百二十餘動,其中以複式為多,反複不已,頗耗心神,無裨於體用,⋯⋯⋯,」

這是什麼說法?

反複不已,怎會無裨於體用?鄭氏怎可狂妄至否定其師楊澄甫所著之「體用全書」中的百二十餘動?

練太極拳還會耗心神?技藝練習,不返複不已,如何熟巧?

鄭氏師父楊澄甫所傳的百二十餘動,所謂一零八長拳,就是古傳的道功「三世七法」,各自獨立,可單練,可獨立站樁定式,可流貫連續反複,可長可短,隨心自在。

三十七法:

1.無極勢. 2.太極起式 3.攬雀尾 4.單鞭 5.提手勢 6.白鶴展翅 7.摟膝拗步 8.琵琶勢 9.搬攔捶 10.如封似閉 11.十字手 12.抱虎歸山 13.肘底捶 14.倒捻猴 15.斜飛勢 16.扇通臂 17.撇身捶 18.雲手 19.高探馬 20.分腳 21.蹬腳 22.栽捶 23.翻身白蛇吐信 23.回身腳 24.伏虎勢 25.雙風貫耳 26.野馬分鬃 27.玉女穿梭 28.蛇身下勢 29.金雞獨立 30.海底針 31.翻身二起腳 32.指襠捶 33.七星勢 34.跨虎勢 35.擺蓮腿 36.射虎勢 37.合太極

一個不少,原則三十六天罡數,加無極一式,成三十七。唐代以來,雖名稱各異,即是如此。

鄭氏居然不知其師所傳的即是「三十七勢」太極拳嗎? 想必其有耳聞,道家功法拳術有三十七勢之謂,但其未得真傳,只是耳聞,又自身糊塗,不知其師所傳的即是「三十七式」太極拳,把「動」妄當成「式」。

反複與否,可長可短,可多可少,隨心所欲,古代師者,為教徒眾,視人而教,每人身心靈命皆不盡相同,豈可一套放之四海皆準。

人非工業產品,工廠生產,理求一貫;人命非物,居然有所謂標準到位套路,妄定尺寸高低大小,以為圭臬⋯⋯。

豈有此理!?

鄭氏刪減的套路,基本上已經不足三十七勢,何為「鄭子太極拳三十七式」?

讀「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心得與感想之三:

太極拳古傳「十三勢行功心解」,有「力由脊發」之句。

鄭曼青的太極拳書中,竟然說,「力由脊發」之「力」應該是「勁」,而非「力」,是誤字。(見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卷下,68頁)

「力由脊發」,當然是力,古人沒有搞錯字,錯的是鄭曼青。學太極拳者,往往錯誤的鄙視「力」而推崇「勁」,真是ㄧ大錯誤。

「力」是動能之源,沒有力,就沒有「勁」。

所謂「太極拳不用力」,是不用蠻力,蠢力,不用「拙力」,如果都不用力,如何有動能去打發人?如何是武藝?

所謂「勁」與「力」之別:

力是局部的,斷的,瞬間出,瞬間無。

勁是「力」節節貫串在ㄧ起,連續不斷的力。

這好像是,勁是齒輪旋轉狀態的力,力是手拿槌子打釘子的力。

「勁」只是力的ㄧ種狀態,連續沒有間斷的力,但是還是「力」。

車輪旋轉時,如果失去輪點的摩擦「力」,車輪空轉,車輛就沒「勁」了,不能連續走了。

力就是力,「勁」只是連續不斷而且有效的力。

力是動能,勁是一種力的狀態。

打人一定是瞬間接觸到人;連續接觸到人,那不是打人,是「撫摸」人。

本地太極拳十分鄙視「力」,推崇「勁」,學太極拳視「力」為洪水猛獸,視「勁」為寶貝,這種錯誤觀念認知,應該是來自鄭曼青之書。

「力由脊發」,是太極拳發勁打人的方法,非常的乾脆,利落,動作很小,爆發力非常強大,很輕鬆自然,完全不用肌肉力。

在公園看到的太極拳發勁,幾乎都是從腳底發勁,用身體,從「丹田」發勁,這樣的發勁,全都不是太極拳發勁,都是外家拳。

丹田是氣海,是身體強健的關鍵所在,不是蓄「勁」的所在,是身體氣血旺盛流暢的「幫浦」,也可說是「蓄炁」之所,空氣是由肺在吸收排放,深度呼吸的橫隔膜運動,帶動內臟腑的運動,促進氣血的流暢,讓身體健康,新陳代謝機能旺盛,精神平靜愉悅,「氣遍全身不少滯」。

因為「百脈朝肺」,這是中醫的基本概念,中醫書與臨床上沒有「丹田」,丹田之說來自道經的「意象」說,中醫說的是「關元」,「氣海」。

只是要「力由脊發」,要氣脈打通,鬆淨,否則發不出來。

太極拳「發勁」是一種自然的「結構力」,所以「架子」「意念」很重要,而不是用「氣」發勁,「在氣則滯」。

 

讀「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的心得感想之四:

鄭曼青,自封為「子」,自稱為「先生」,意圖「鄭子」與老「子」,莊子,孔子,孟子並列為「子」?

但觀其太極拳書,錯誤百出,從「美人手」的意淫到錯誤教人「以意導氣」來修練功法,流弊甚大。

本想一一指出,為文論之,但是誤謬太多,寫了幾篇,煩不勝繁,只好放棄。

中華文明至宋代以來,文人筆墨興起,揚文抑武,蔚為風氣。

儒學當政,宋明理學,朋黨之私,以文博得功名利祿,卻斷送掉中華道統命脈,儒學讀書人狂妄自恃,以為「文以載道」,殊不知,「道」是自然,何勞文字以載?

南宋以來,儒家「理學」興起,儒家冒充取代道家,亂解「易」,不知「實修」之真義,得訣未全,師承薄弱,盲修瞎練,妄圖以文修道,空談議論,口角春風,挾其政治朋黨勢力,諂媚當朝權貴,為文題字,互相吹捧,意淫女性,纏裹小腳,儒醫,儒將,儒道⋯⋯,「半部論語」即可治理天下,狂傲,妄想,竄改,以文字取代一切實修實作,終於斷送中華文明。

「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一書,也算是近代的一本廣泛流傳的「奇書」了。

文章分享:(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分享給朋友)
最後修改日期: 2019 年 12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