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讀《紅樓夢》讀到一段描述哭的文字一直記到現在:「有聲有淚為之哭,有淚無聲為之泣,有聲無淚是為乾號。」曹大家將哭分類的最貼切了。
有些人的哭點很低,讀小說會哭,看電視劇電影也會哭,聽悲歌落淚,心中有感就泫然欲涕淚眼朦朧,就連讀社會版消息也會悲從中來落淚不止 ,這種人很健康。我就是那種淚點很低的人,後來我還發現我的父親淚點也很低,他看「悲情城市」錄影帶就哭成淚人兒,也曾因聽聞哥哥一清被抓後躲在臥室裡嚎啕大哭,原來淚點低也是遺傳。
哭是人類的一大特長,其它的動物好像很少聽說會哭的技能。眼淚能洗滌靈魂、能發洩情緒,能打動人心也能達成特定目的,可是真正懂哭、會哭、愛哭需要哭的人通常不太敢哭。因為人們說哭是弱者的行為,還說男兒有淚不輕彈,更有人宣稱哭會喪氣、帶賽,且大多數的人哭起來都很醜還會兩眼腫脹、身體乾涸兩天,所以現在的人都不哭了,他們選擇壓抑或暴力。
曾經我有個奇想,開一家哭泣咖啡館,命名為:嚎啕地。一般咖啡館都是敞亮優雅的小圓桌賣的是悠閒與浪漫,我家的咖啡館賣的是嚎啕與哭泣的空間,每一個顧客上門可以挑選不同主題的單間,買一杯咖啡附送一大瓶溫熱的淡鹽水,櫃檯除了擺賣手工餅乾不甜的糖果以外還兼賣各式時髦幽默的墨鏡,買單的客人可以順手買來遮掩紅腫的雙眼或是當成時髦的宣告:我剛剛去哭過!Slogan就寫:我哭過☆我勇敢。
有人喜歡在黑夜裡哭,就給他一席大的深海空間,無垠的深藍掛上厚重的劇場窗簾遮住陽光;有人喜歡在浴室嚎啕大哭,就給他一間有大水閘的淋浴室,讓他的淚與水氾濫成河;若有人喜歡邊哭邊砸,就給他一間充滿碗盤杯盞的仿廚房好好發洩;有的人喜歡抱著棉被哭,那麼就給一隻大號柔軟的泰迪熊抱著哭;聽說大部份的人都喜歡躲在角落裡哭,我認為樓梯下是最好的地方,侷促、狹小還是畸零空間,可以放心的捲起來哭個夠;我還知道有人喜歡看著自己哭的樣子,那麼有一面稍微模糊的鏡子在裡面是很好的想法。
有些宗教都叫人要懺悔或禱告,我私心認為那樣做對一般人無用,真的想哭、愛哭又要躲起來哭的人內心一定想著該懺悔的是他人吧?該禱告的是那些惹哭我的人吧?只有說不清講不明甚至無處宣洩憤怒悲傷或苦痛才需要找個沒人打攪的地方安全的大哭一場。這就是我想開一家哭泣咖啡館的初始念想。
恐懼的人、害怕的人還有不自信的人最好給一間敞亮溫馨的單間哭,和室最好,能打滾,這種人身上的負能量太久了,最好躺下來打滾撒潑式的哭最好。哭完了咖啡可以不喝,淡鹽水一定要喝,否則身體水腫的太厲害眼睛也會乾澀不太健康,再來一條冰毛巾貼貼臉鎮靜鎮定,保證身心舒泰、神清氣爽。
好好的大哭一場對現代人來說是很好的心靈運動,公園裡曾經有「笑笑功」團體宣揚大笑運動,只見一堆老人排排站聽著指導者哼哼哈哈的學習大笑,聽起來很詭異看著很恐怖,那些老人的笑聲裡沒有一絲歡快更沒有一丁點愉悅,沒多久就散會了,還是哭比較實惠些。
嚎啕大哭、悲傷飲泣、無聲落淚、喊叫哀嚎都比沒歡愉的笑來的療癒。最怕哭不出來的人,憋了滿腔憤恨卻不知從何哭起,我想只因為他們找不到一個隱密的地方去哭。
人類初生都是從哭聲開始,肺部得到空氣才與這世間有了連結,餓了會哭、髒了病了不舒服會哭、悲傷會哭、委屈會哭、哀痛會哭、害怕會哭、感動會哭、欣喜亦哭,熱情的人愛哭、冷靜的人也會流淚,再冷血的人也會有哭的時候。這也是我想開一家哭泣咖啡館的一個想法。
嚎啕地除了單間有特色以外,燈光與音樂都需要好好挑選,光線要自然不能昏暗,可以調暗不能全黑,音樂不能悲傷俗氣,最好是大自然的聲音,哭是發洩情緒淚水是洗滌心靈,不能變成悲催或悲劇才好,太刻意的刺激反而不倫不類叫人欲哭無淚。還有,這種哭泣咖啡廳肯定沒有回頭客,能大哭一次的人絕不會天天都來哭,花大錢裝潢開張後註定要賠錢,所以這只能是我的一個念想罷了。